提要:林风眠的艺术生涯经历了法国留学、杭州国立艺专任校长的10年、1938年至1949年的“艺术调和”个人创作时期,以及1950年至1970年代的“艺术融合阶段”。牛津大学著名学者苏利文评价:“林风眠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已是世界公认的。”这里对他的艺术成就兹不赘述,只着重介绍他青少年时代接受教育的背景、与家乡艺术界师友的交往。
故乡独特的文化氛围
在梅县的丙村、西阳一带,清末民初也涌现出不少画家,如李云根、吴雨村、李寿垲等人。李云根清末曾在嘉应官立中学堂任教,入民国在梅县东山中学任教,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吴雨村,家名吴星淞,又名吴淞。他是西阳内乡白宫岗子上径下村人,以精于花鸟作品闻名,其画作多为小写意,画作中的花卉、飞禽栩栩如生,见之足以令人赞叹画家对事物的洞察力和手执画笔的功力。李寿垲则为丙村人,早年毕业于上海美专,也以擅长花鸟作品著称梅县艺术界。
就是在这样的艺术氛围里,1900年,20世纪的中国画坛艺术大师、美术教育大家林风眠在梅县西阳堡白宫阁公岭村出生。林风眠,家名绍琼,又名凤鸣、凤眠、风溟,他出身于一个父祖两辈以凿石刻碑为生的工匠家庭,生活清贫而带有一丝文艺的气息。
林风眠的家乡西阳是著名的文化之乡,早在明代初期就涌现丘俊、张文宝、张纲等进士;龙岗村举人李素是增城籍著名心学学者湛若水的弟子,曾创办“拙庵书院”,崇尚教育的文化氛围浓郁。自清中叶以后,海禁被解除,西阳、白宫又成为著名的侨乡,众多人士远渡到南洋、毛里求斯、留尼旺等地谋生,将辛苦获得的收入,反哺家乡亲属,包括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日后的林风眠能够走出家乡,迈出国门,到遥远的法国留学,除他本人过人的禀赋和才华外,也与获得海外同宗族人的鼎力支持留学经费有关。
林风眠在绘画艺术开创的“中西融合”和极具个性化的艺术探索取得的艺术成就已为世界所公认,奠定宗师级的地位,而且他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得到中国美术界的崇敬。同时,他一生全心投入艺术探索,历经磨难,痴心不改,不慕荣利,远离金钱和权力的熏染,展示了一位伟大艺术家的人格。
尚待重新认识的老师
林风眠早年就读于省立梅州中学,在那里,他还与同学组织“探骊诗社”,可见梅县浓郁的诗歌文学传统也对他产生影响。在梅州中学,有两位老师对林风眠影响较大,其中一位是梁伯聪,另一位则是黎茂仙。梁伯聪与他的师生关系较为人所知,因为梁伯聪还曾兼任绘画课教师,而且著有《梅县风土二百咏》为世人熟知。
其实,另一位老师黎茂仙也来自书香世家。黎茂仙原名黎璿潢,梅州孔庙旁黎屋巷人氏。黎的祖上黎重光是乾嘉年间的举人,黎重光的女儿黎玉贞则是岭东三大女诗人之一。黎茂仙与父亲黎惠谦一样,是清朝的廪贡生,而且继承了家传的中医医术。宣统三年,黎茂仙还与张芝田、张麟寓合作编辑《续梅水诗传》,与张芝田合编《梅水诗传再续集》,家中藏书甚富。
林风眠在梅州中学读书的时候,住在城内道前街的林家祠,经常到黎茂仙家学诗和篆刻,其早年的绘画有岭南画派的风格。目前林家祠管理人后裔手中和蓝屋巷总宪第居民持有或流出的林风眠画作,就带有这种风格。林风眠也曾经送给老师黎茂仙三幅画,其中一幅是《双下山虎图》,黎茂仙有诗题记《林生凤鸣为余画双虎图作长句》:
乾坤莽莽白日藏,野原枯黑寒无光。
两雄邂逅倏相遇,风云际会惊寻常。
大张怒目或下视,眼中碌碌无馀子。
风尘鸿洞天为昏,肝胆轮囷向谁是。
一或?身作狼顾,磨牙奋爪赫然怒。
当时恨煞无豪魁,举世喧腾走狐兔。
嗟哉天心胡不仁,杀气幻作云鳞鳞。
宁无名世出乘运,以杀止杀天下春。
白草萧萧朔风劲,登高一呼万谷应。
间关万里忍辞劳,要使神州旧底定。
吁嗟乎,两贤自古不相厄,虎兮虎兮幸莫逆。
色然一怒威八方,小丑纷纷皆夺魄。
黎茂仙善于教书育人,其四子中,次子黎尚权是留学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医学博士;三子黎尚任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系,后在泰国经商,著有《嘉应文学史》等;四子黎尚豪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藻类研究专家,是院士级的学者。其因材施教,对林风眠的影响应该是很大的。1930年2月19日,林风眠在杭州艺专任教期间,还为老师的诗集遗稿《茂仙诗存》作序。
林风眠担任杭州艺专校长期间,还曾为家乡城西学校成立20周年庆典题词。城西学校的校长梁寅恩,字少琴(邵勤),是梁伯聪先生的堂弟,或许,林风眠正是应老师的邀请才提笔为这所学校题词的。
与两位留洋同乡的际遇
另外两位对林风眠影响巨大的梅县人士是林文铮和李金发。林文铮与林风眠是梅州中学的同学,是一名回国读书的侨生,出生于印尼雅加达,14岁时返国回到家乡梅县就读梅州中学。但目前,林文铮的早年文献资料仍有所欠缺,在家乡的里籍有待进一步查考。林文铮、李金发都是1920年与林风眠一同前往法国留学的同乡伙伴。林风眠、李金发二人在第戎学院分别学习绘画和雕塑,而林文铮则在巴黎大学主修法国文学和西洋美术史,主攻美术理论和评论。
可以说,林文铮是林风眠艺术之路的支持者兼知音。1924年,国际工艺美术学展览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在法国考察的蔡元培先生前往参加。展厅中,林风眠的国画《生之欲》轰动画坛获金奖,蔡元培观看后赞叹不已。巴黎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林文铮担任中国馆的法文秘书,蔡元培在展品目录上写的序言,由他译成法文。他用法文写了一篇介绍中国美术的论文,论据实逻辑强,词华丽文笔美,蔡元培看后极为赏识。
在林文铮介绍下,蔡元培与住在巴黎城郊的林风眠见面,在林风眠简陋的房子里留住了三天,临别时留下三千法朗资助生活处于困境的林风眠夫妇。
1928年春,杭州国立艺术院(后改为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成立。蔡元培任林风眠为院长,林文铮为教务长兼西洋美术史教授,李金发为雕塑系主任、教授。此次蔡元培破格录用人才,那年林风眠28岁,是中国最年轻的一位大学校长。蔡元培设置林风眠和林文铮在一起办学的理由是:林风眠性格内向不善外交,林文铮善外交且有组织能力;林风眠是个著名画家和美术界精英,林文铮是一位美术理论家,这对铮友合作可得到互补。
三人个性迥异,在艺术上的成就也各有千秋,而以个性沉默、低调的林风眠成就最大。晚年时候,三人其实已经各散西东,中断了联络。李金发这位象征派诗人除文学创作外,还完成近代著名外交家伍廷芳铜像和邓铿将军铜像等作品,同时走向政坛从事外交官的工作,后来在美国定居,1976年在纽约逝世。林文铮则像林风眠一样,也曾遭遇丧妻之痛,1949年后留在大陆,也经历牢狱之灾的磨难,挺过人生考验,于1989年在杭州去世,享年87岁。其一生论著丰硕,留下《首都美术展的意义》《国立艺术学校教学大纲》《何谓艺术》《艺术运动社宣言》《西班牙艺术概论》等著述。三位20世纪成就卓著的梅县籍艺术家中最后一位辞世的是林风眠,他于1991年在香港去世,享年92岁。从梅县到巴黎,到杭州,三人的人生终点分别是纽约、杭州、香港。
杭州艺专当时迎来不少投身艺术的梅县青年读书。如梅县水车镇茶山村的青年黄心维,1934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专雕塑系。1942年任教于国立艺专,历任东北美专教授、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来自攀桂坊张家围的张立观,则在杭州艺专从事工艺美术设计学习,毕业后曾在梅州中学担任美术教师,并从事书籍装帧设计、陶瓷工艺美术的教学工作,如黄文英的《抗战八年来的梅县社会回顾》一书的封面,就是由张立观与蔡奕中设计的。